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、教育家孔子主张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”,在他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时,到处碰壁,有时甚至到了断粮日的处境。
有一次,他的学生讨来一小块羊肉和几条小鱼,因饥饿难当,只好把羊肉和鱼同煮以应急,出乎意料竟然十分鲜美。
传说孔圣人创造“鲜”字,由鱼、羊两字配合,得益于鱼与羊同烹。时至今日“鱼咬羊”仍为安徽传统菜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