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龙门西山半崖上开凿九间房大的露天佛龛,取名奉先寺,并由技术高超的石匠按照武则天的画像雕凿了一座大佛像。为了把这座像雕得更精美,流芳百世,武则天还捐助了两万贯脂粉费(大佛左侧束腰部位碑刻记有捐钱之事)。大佛像塑好后,命名为卢舍那大佛,卢舍那梵语是光明普照的意思,武则天为自己造字取名为“曌(读照)”,其意为“日月当空”,也是光明普照的意思。
因此,这尊像不但形态像武则天,连名字的含意也完全一样。 “卢舍那”比较生僻,当地老百姓就把它叫作“武则天像”。
 大佛建好以后,武则天又开始下一步行动,在称帝前夕,她授意翻译注解并大力推广佛教《大云经》,暗示自己就是弥勒菩萨转世,以假托佛教女主为王的符谶,证明其特殊地位之合理,她来当女皇是顺应了佛的旨意。